Saturday, June 27, 2015

別太聽話,亞洲背包客!



在亞洲社會長大,從小我們就被灌輸好孩子一定要聽話的觀念。

小時候,我們聽長輩的話。長輩們說長大后一定要當律師醫生,因爲這兩個專業出路好,有前途,光宗耀祖。
長大后,我們聼媒體的話。媒體報導說印度很危險女生去旅遊會出人命,我們便以訛傳訛,對美麗的風土人情視而不見,武斷地把這國家歸類為此生不會造訪的國家榜首。

当医生或许很好。可是如果每個人都當醫生,那誰來當護士?
印度或许很危險,但其實其他國家就不危險嗎?


這讓我陷入了思考,我們,是不是太聽話了?

              


曾幾何時,我是個很愛照著遊記跑的旅遊咖。

誰家的烤鴨是地雷,哪家的飯店枕頭最好睡,哪間餐廳老闆的臉最臭,我都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但去了幾趟跟著遊記跑的旅行,漸漸的,我發現有一點不對勁。

部落客推薦的那一間旅館,人人都很熱情,但常常開派對太熱鬧,我沒有辦法安心入眠。
那一間名人都愛光顧的泰國餐廳,菜都很好吃,但菜式都偏甜,而我嗜辣。

你推薦的,都很好。
但是,不適合我。

我們都太習慣依賴遊記裏推薦的行程跑,去十大不去會後悔一生的景點,去不吃就對不起自己的排隊美食,去住全宇宙最棒最有特色的人氣旅館。凡標榜“必去”,“必吃”,“必買”,大家便蜂擁朝聖,這幾句話簡直就像唐三藏念的紧箍咒一樣奏效。

但你怎麽知道,人人都說好的,就一定適合你了?



                             
背包旅行,本來就是一場冒險。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冒險,甚至絕大部分的人都喜歡打安全牌。
無論是旅途或是生活中,你會發現大部分的亞洲人都有這種想法。因爲亞洲人信奉這一點:

跟著最多人的地方走,准沒錯。

最多人排隊的餐廳,一定最好吃。就像每個人有生之年都一定要去看一次的九寨溝,一定最美。

但是,最多人排隊的餐廳,或許只是廣告打得兇,網絡行銷做得好。它也有可能出現廚師忙不過來而失水准,或人潮太多服務員根本無暇侍候你的狀況。結果食物沒有想象中好吃,服務質素差勁到讓你心情變糟。

最美麗的九寨溝?實際上因爲全世界的人都慕名而來,而導致人頭洶湧。長得高一些的還勉強可以看到風景,長得矮的只能看人頭。人擠人的旅行,怎麽能讓你放鬆心情享受?

大家總會不知不覺地就跟著風潮走,深怕不這麽做就會變得落伍,跟不上潮流,接不上話題,卻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喜歡的是什麽。

只會盲目跟風,那你就永遠只能當個followers 



其實無論是媒體或是朋友給予勸告或評價,大可以抱著認真微笑聆聽,但參考就好的態度。我們沒有辦法不接受他人善意的分享,但可以選擇性吸收與過濾資訊。因爲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對某些事物的接受度也有落差。

轉個念,別人眼中的地獄,或許是你的天堂。



旅行,不是只有一種最好的路綫而已。最好的行程,就是最適合自己步伐的安排。

去巴黎沒去過“必去”的艾菲爾鐵塔又怎樣?我的雙腳確確實實的站在這片土地上,和你一樣呼吸著專屬巴黎這城市的空氣。



艾菲爾鐵塔就留給成千上萬的觀光客去看吧。

我要到街角的咖啡廳去享受午後的時光了。


Thursday, June 18, 2015

便當,二手衣,床位,老爺車與我的貧窮



那段長達一年的打工度假日子,我過著幾乎與大城市隔絕的極簡生活。簡簡單單的每一天,白天工作放羊牧草,夜裡無事唱游星空,不上館子不去購物沒有娛樂,但內心卻覺得異常踏實輕松。相比起過往大城市披星戴月的生活,每天的行程被排得爆滿,生活雖多姿多彩但卻讓我感到空洞無比。

在紐西蘭這段日子的體會讓我從新開始審視自己的人生。

在小鎮打工的時候,工作的餐廳有供餐。而我都會要求廚師讓我外帶便當回家。因為一份便當的分量不小,可以分兩餐吃,這樣就省下明天的午餐費用了。早餐隨便面包果醬或麥片牛奶就能果腹。偶爾和好朋友煮個雜七雜八的火鍋,自行研究新菜色,一股腦兒的把食材全丟進去,沾醬就能吃。那時候的每一天都感覺心靈充沛,對美食的憧憬並不大。食物,只要能吃就好。

其實也不至於粗茶淡飯,只是日子過得簡單,也沒必要吃得太講究。在家煮食一個星期的膳食總花費大概30紐幣,在餐廳一餐就大概要20紐幣了。我真舍不得呀。但如果與朋友一同出門旅游,我們會暫時放下屠刀,去好好的吃一餐經濟實惠的快餐肯德基,那也只是6紐幣而已,一樣吃得開心。


冬天到了,我穿著的是二手商店淘來的冬衣,價值5紐幣,大概等於一杯咖啡的價錢吧。打工的衣服是背包客帶不走的舊衣物,朋友慷慨相送的舊外套。買新衣服的次數屈指可數,但減少物欲並不會讓我感覺不快樂,反正衣服,能保暖就好。衣服來來去去三四件,連打扮的時間都省下了。出現在照片中的造型一點新意也沒有。也罷,少了一層外表的束縛,讓真實的自己與外界交流去吧。


買了一輛二十歲的墨綠色二手車代步。這輛老爺車,右車鏡是壞的,車身表面油漆氧化,有輕微刮痕和凹凸。裡程數算低,但看起來真的不怎麼討人喜歡。

一起看車的朋友看似不太滿意,問我說:“你真的要買嗎?我覺得車子有一點老舊。”
我想了一下,最終還是買下了這輛車。

或許汽車對我而言只是個代步的工具,能開就好。一年過去,它老歸老,卻盡忠職守的帶我走過萬裡路,載著我和我的伙伴們一起去看世間最漂亮的雪山湖泊。




無論走到哪裡,我都只住廉價的床位,反正累了到哪裡都是倒頭就睡。底線就是不要露宿街頭而已。只要一張基本的床,能睡就好。房間再大再舒服,如果內心空虛還是感覺冰冷無力。室友的鼾聲偶爾還能帶給我一絲溫暖。

就這樣,我在紐西蘭過了一年人生最貧窮,也最幸福的日子。

其實我的貧窮時光一點也不窮。這種平實拮據的生活,對我來說,是一種認真的生活態度。歸國後到現在,我依然努力的嘗試守護著這小小的堅持,維持最基本的消費,過一些知足常樂的簡單生活。要摒棄以往的消費習慣,認真做起來還真是一點也不易。

朋友揶揄我看破紅塵,我說要看清這世界還需要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呢!這麼做或許在別人眼中看來很可笑,我倒是覺得自己高興就好。

美好的生活,每個人都向往。但美好生活的定義,並不只限於擁有自己的高級套房,衣食無憂的過完下半輩子而已。

能夠存錢去彳亍看世界,是我眼中最美好的生活,是支持我繼續撐下去的理由。



記:寫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於最近兩位我喜愛的馬來西亞作家分別以名為《芝士蛋糕與我的貧窮》和《Roti Kosong與我的貧窮》的兩篇文章向村上春樹早年的一篇文章致敬,讓我想好好的記錄一下自己的貧窮生活。